11月22日晚7点30分,我院邀请北京大学罗玉中教授向全校师生做了题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政策与法律问题》的讲座🧑🏿🎤。400座的会场早早就坐满了同学🤹🏽,很多同学甚至是提前一小时入场。我院院长于风政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罗玉中教授首先强调了在当今时代,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党中央最近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科学的传承和延伸,也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性突破,接着教授在讲座中重点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科技取得的成就
目前,我国在通信设备、高性能计算机、新材料与器件、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品和先导性产业,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方面🛀🏽,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缓解能源、矿产和水等资源的紧张状况👨🏿🦳,建设节约型社会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在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医疗设备与医学材料研发以及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科学研究质量不高,尖子人才匮乏,科学技术投入不足。我国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对经济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何谓创新型国家?罗教授认为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综合指数高↕️;2🛄、研发投入占GDP的比值高🥑;3🎎👷♂️、对外技术依存度低🧑🏼✈️;4、知识产权具有明显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中,企业是站在前沿的,我们要打造共和国的经济航母,要着力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管理效益和自主创新能力,做到有创造、有知识产权🏊🏻♀️、有应用🧝、有效益。支撑创新型社会建设,企业任重而道远🌥🕐。
三、科技进步的政策法律
罗教授为我们列举出了与科学进步有关的政策法律包括科技基本法👛、研究开发法、科技成果法、技术市场管理与技术贸易法🤌、条件保障法、科学技术奖励法、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法八大法律法规👩🍼,并分别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这八大法律法规各自的性质、意义和这些法律目前在我国建设中正在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实施时面临的困难💇🏻♂️。
四、推进我国科技进步的政策法律的思考
罗教授认为我国应当向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科技立法和政策取向学习,包含以下几点:1🤟🏽、科技政策上升为国家大政方针,重大科技决策提到国家最高层🤶🏿;2⛹🏿♂️、建设创新体系和优化政策环境成为科技法律与政策的重要目标;3、在全球的范围内争夺科技人才,成为科技创新政策的第一要务;4、保障人类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科技法律政策的重要主题😢;5、保护知识产权和应对权利滥用成为科技法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6、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国际化的国际条约、区域协定和政策工具应运而生。而我国目前科技法制和政策环境建设存在着突出的问题,缺乏总体部署,国家创新体系各类主体制度、基础科技法律有待提高➰、提升,缺乏区域性🚴🏽♂️、专门化科技事业分类指导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建设科技体制和优化政府政策。确定一个总体目标、亲身两个实施阶段,推进三大行动计划,落实四项重大措施.🙅🏿♀️。
整场讲座到场同学被罗教授丰富渊博的学识吸引🍗,罗教授的幽默诙谐也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笑声⛹🏽,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罗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掌声经久不息。
主讲人介绍: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唯一招收科技法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法J9九游会首任院长。教育部全国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法学会副会长🤽🏻♀️。多次赴中南海给中央政治局讲授法制课程🌭,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特殊津贴🧗🏿。曾担任《中外法学》主编,先后参与起草了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和若干地方性的科技法规🍂。
团委调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