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九游会平台、政治理论教研部联合召开“劳动者权益保护”研讨会,研讨会由校党委副书记、九游会平台院长于风政教授主持,20多名教师和学生参加了研讨会💁🏽♂️。大家围绕“富士康”工人跳楼自杀、广本佛山工厂工人罢工引发的罢工风潮等等🗞,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
刘振环副教授认为,工人权益普遍受到严重损害,主要原因是利益失衡与制度缺陷。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受到多重盘剥,没有表达的渠道和自我保护的手段,劳资矛盾就只能激化📹🧑🏼🍼;社会体制的改革严重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又落后于社会体制改革🧖🏻,宏观上无法建立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机制。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有赖于国家核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魏志栋老师认为,劳动与资本相比,天然是弱者👨🏻🦯➡️。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是政府的责任,而我国政府之所以在维护和保障工人利益方面严重“缺位”,缘于政府所处的两难境地👨🏼✈️: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发展经济💅🎭,成就大国梦想🪖,这就要扶持资本;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过重时如不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又会失去劳动者的支持,难以保持社会稳定😶🌫️。其实,保护工人利益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只有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并使发展经济服务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根本目的,经济与社会才会有长远的🏟、稳定的发展与进步。
范时杰博士说🪩🧑⚖️,工人自杀和罢工如果不是个别的、暂时的现象🤾🏼,那就是一定要从宏观和内在的层面寻找原因🪳。我国长期忽视劳动者的利益👩🏻🔧,以致使劳资矛盾逐步发展到严重对立和冲突的程度🎃,根本原因是政府长期坚持经济“大跃进”思维💅🏿,把“保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这就必然形成以GDP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指标。各地为了创造和保持“有利”的经济环境👮🏽♂️,就必然要偏向和袒护资本😣,压低劳动力价格📯,压制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以GDP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不改变,地方政府就不可能坚定地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劳动立法也不会得到真正的落实🤸🏿。雇佣与被雇佣的矛盾🚴🏻♀️、劳动与资本的矛盾永远存在。要通过制度创新💁,在企业内部形成劳动与资本沟通🤷🏽♂️、协商👩🏻🦽、谈判的有效机制💇🏻♂️。政权的巩固既要重视经济基础,更要重视阶级基础。经济发展了,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劳资矛盾激化,社会和政权同样不能稳定💳。
祁润兴副教授说,我国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成就是不是夸大了👇🏽🏌🏿?GDP不断增加,但外资企业利润的大头被拿走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又买了美国国债👍,有多少财富留在中国?有多少财富可用来照顾劳动者的利益🍏?产业层次低,企业利润薄,靠“人口红利”和消耗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反思⛳️。另外🫶🏽,我国不是没有劳动法,为什么劳动法规在颁布时遇到企业抵制🍗,颁布后得不到落实?在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的基本利益却得不到法律和政府的保护,值得深思👏🏼。
刘天兴教授认为*️⃣,残酷压榨工人的“血汗工厂”🙋♂️,存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不应该存在于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有剥削🙆🏽,但劳资利益必须兼顾,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国家应当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尊严☢️。谁来保护工人的利益呢?现在政府缺位,工会缺位🧋,劳动法得不到很好的执行,有矛盾没法解决,最后就只有罢工🧖♀️。我国宪法没有将罢工列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按照公法“法无明文禁止即允许”的原则👕,罢工在中国并不违法🧖🏼♂️。应该有真正的工会代表和反映工人利益。劳资有矛盾🖱,工人通过工会随时与资方沟通🤞🏼🍺,和平解决😞,不需要走到罢工的地步,要建立这样一种机制🚯。
刘志老师认为,我国的企业、高校科技创新严重不足👶🏻,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经济发展主要靠消耗人力与资源🕘,这也制约了工人工资福利的改善与提高🎲。另外🐀,改善工人的生存状况🚶🏻,除了建立制度、依法办事外,还要通过教育改变人心👱🏿♀️,增进劳动者的权利意识,提升掌握权力与财富的少数人的道德水平🛰,企业家要认识和履行社会责任。在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显著推进的时候,下决心改革工会系统,允许工人建立基层工会🏃🏻,应该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路淑英副教授表示🙇🏿♀️,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难以解释的现象和问题👨🏻🍳,现实与理论存在巨大反差。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关心的大量社会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是一个十分困难但必须努力的任务✋。
于风政教授在做总结时表示,非常赞同大家的观点。劳动者权益保护不仅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他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面向现实,研究现实,敏锐地发现、敢于和勤于研究那些最尖锐、最突出🩻🧑🏽、最重大的社会问题,通过深入的📝、最好是现场的调查👩🏼🚀,依据第一手资料作出解释,给出政策性建议,这既是科研方向🧘🏿,也是学风问题。希望从这次讨论开始,在全校培养和形成关注和研究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