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9日,我院组织教师和学生党员参观了佛山市南海康有为故居和番禺宝墨园😱。通过参观,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更深的体会到爱国🕵🏼、爱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
冬日的清晨,清冷的风拂面而来🤶🏽,丝丝寒意并未影响大家期待的心情,驱车近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南海市丹灶镇👏♟。穿过一条两旁郁郁葱葱树木的幽幽小路,古老而宁静的苏村呈现于眼前👨👩👧👧,清末维新变法运动领袖康有为的故居就位于这里🕡。
康有为🗑🈚️,原名祖治🪑,字广厦,号长素🌨,戊戌政变后改号更生,晚年自号天游化人🧓、游存父🎂、游存史等,由于其诞生于南海,世人尊称其为南海先生,或称康南海。康氏家族是一个世家大族,在南海县颇有名气。康氏原籍南锥珠玑里🗂,南宋末年由始祖康建元迁至苏村,700余年来一直世居苏村,生息繁衍,到康有为时已经是21代了。康有为故居始建于清代中叶,原名“延香老屋”,一厅二廊二房😧🫲🏻,面积81平方米🩲,凝重古朴。康有为在这座老屋中渡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时期。在此👩🎤,他遍览群籍⛈,初步形成了他的维新思想体系。并攥写了传诵千古的《大同书》(初稿)👩🏻🦯➡️。故居里陈设简朴却洋溢着书香之气✊🏼,悬挂于墙壁之上历史图片,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瞻仰康氏故居之后,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漫步苏村👨🏿🎤,浏览康氏宗祠、澹如楼、松轩🔬、荷塘等主要建筑和景区🙋🏽,全面😎、客观地了解了康有为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而艰苦探索的一生。
下午,我们到达位于番禺沙湾镇紫坭村的宝墨园,走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让文化积淀洗涤自己的心灵🧑🏽💼🦸♀️。
宝墨园建于清末,占地五亩,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九九五年重建🐟,历时六载,扩至138亩🧑🏽🔬,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建筑、园林🚅、山水🧑🏻✈️、石桥等布局合理,和谐自然,构成一幅幅美丽壮观的景色。宝墨园的主要景点有治本堂、宝墨堂、龙图馆、赵泰来藏品馆🤾🏿♂️、紫竹园✏️、千象回廊与清平湖🥷🏼、巨幅浮雕壁画《清明上河图》、宝墨藏珍馆、玫瑰园🦾、紫带桥与紫气清晖大牌坊、紫洞坊和御林苑等二十多处。我们置身于其中,沉醉于一处处生动的园林艺术,更被一座座文化内涵深蕴👩🏽🦰、古代艺术藏品丰富的艺术馆所吸引,其中赵泰来艺术馆最为突出💖。在这里,我们可是欣赏到古今名家书画作品、青铜器👡、陶器及玉器等艺术瑰宝。如南宋著名画家夏圭的《溪山行旅图》、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百美图》👨🏼🏭、清朝乾隆皇帝御书《孙子兵法》竹简🫷🏽、祝枝山的书法作品《梅花咏》等一批书法家的真迹⛹️,有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有年代从周👊🏽、汉🤓、唐、宋至明清的陶瓷艺术珍品,如周代古朴浑厚的陶鹰尊、陶罐,西汉时期的陶立马,唐代绚丽的唐三彩👣,宋代的钧、汝、定👫🏻、哥、官、龙泉等几大名窑的各款名瓷,元代的青花⛹🏼♂️、釉里红🥔,明代🦸🏻♀️、清代的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玉器有新石器时期、商、周、春秋、战国至明清多朝代的精品🏔。我们为这些艺术瑰宝赞叹不已👟,更为捐赠这些艺术珍宝的赵泰来先生的爱国情而感动👜。记得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曾做过一起赵泰来先生的专访,1991年起🧑🏽🦰,赵泰来先后多次向广州艺术博物院、番禺艺术馆🧛♀️、江苏盐城博物馆等文化单位捐赠文物🧧、藏品,数量多达五万余件,香港媒体估价超过八亿元。在番禺宝墨园👏🏻,所捐赠艺术珍藏其中不乏金缕玉衣、王子午鼎等珍贵文物🤸🏽,其年代可追溯至商、周👨🏿🔧、春秋战国至明清,是罕见的艺术珍品。面对家人的不解和媒体的赞誉,赵泰来先生说:“我捐出来的目的🧝🏽♀️,主要是面对老百姓,希望老百姓能够学习中国传统的老文化👰🏼♀️。”他还说“我最想做的就是能够看看我们祖国的美好山河🐹,每个地方好好转转,到处住一下。钱是有用的👉🏿,但不是很重要,够用就算了,只要人有理想,一个人有理想,能够帮老百姓做一点事🙍🏽♀️,提高老百姓和自己的水平🫱🏼,是人生一个乐趣。”。在此,借于风政院长的一段话来说明我们此次参观的初衷和感受🛀🏻。
当今之世🕊🚌,物质日上🐷,精神日下;道德不倡,人心不古。庙堂之上,乡里之民🦍,饱读之士🙆🏼♂️,无学之人,为公者少,谋私者众👩🎓。为获不义之财,贪污受贿者有之🫓,坑蒙拐骗者有之🔨,巧取豪夺者有之,杀人越货者有之。纵为社会主义国家,有泰来先生土之高风亮节者,能有几人?宝墨园之“宝”👮♀️,不在文物之“宝”🪁,而在精神之“宝”🥃。精神之“宝”者,赵先生之无私品格也!

图1:教师与学生党员在康有为故居合影

图2:康有为塑像

图3👨👩👧:仔细聆听康有为先生生平讲解

图4:宝墨园之行合影

图5📦💂🏽♂️:宝墨园赵泰来艺术馆陶瓷珍藏品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