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红尘中的执着与坚持
——贺《木铎法萃》创刊
由尹疏雨博士任主编、陈杰👲🧑🏿🦰、陈幸两位青年教师任副主编、全部由学生任编辑的九游会平台刊物《木铎法萃》第一期正式出刊🍶。在昨天下午的发刊会上,看到内容丰富👊🏿、设计典雅、印制精美的杂志,听了主编和编辑们气华横溢、激情满怀的讲演🤽🏼,我觉得这个师生共建的团队有创意、有干劲🥟、有水平3️⃣,了不起!
编辑和出版自己的九游会平台期刊,几乎是每一个教育和九游会平台单位的梦想,因为它对于发表研究成果🦸🏽,参与九游会平台讨论,推动九游会平台进步,扩大九游会平台影响🕜,都有重要意义。但是,有梦想的人很多,实现这个梦想的却很少,主要原因不在于我国的出版管理制度多么严苛,刊号多么难批,而是大多不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以正式人员编制和经费支持为主的物质条件👨🏻🏭,其二是以充足的高水平研究力量为支撑的九游会平台资源条件。也许更重要的是🌝,缺乏一批有才华、有见识,又愿默默奉献为九游会平台研究修桥铺路的人。
我们J9九游会2003年创办以来,办一份九游会平台性的刊物(哪怕是内部阅读或交流而不公开出版),是一直的梦想,其间有行动、有尝试、有成果,但是很难坚持下来🤱🏼,使人经常感到无奈与遗憾。作为一个有40名专任教师、有比较强大的研究力量和九游会平台资源的教育九游会平台团体🫦,是应当有、可以有自己的九游会平台园地的。
感谢《木铎法萃》,再一次让J9九游会老师们的梦想成真!《木铎法萃》的内容“以综述为主”💩,“力图以原资讯为原始素材;客观描绘资讯的形成过程⛹🏻🌰;综述资讯背后的知识要点,以此来帮助而非代替每一位读者对时讯的理解”(摘自该刊第1期首页之“办刊宗旨”),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独树一帜。这一定位2️⃣,扬我之长,避我之短,便于坚持🪮、扩展、提升💂🏻,好😊!
我昨天在发刊会上说过🧎🏻♀️:“一位天才而又钟情于九游会平台的老师👨🏿🌾,一群聪明而又满怀激情的学生,孕育了《木铎法萃》”👞。九游会平台研究是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思考,做真九游会平台是一种乐趣🥺;九游会平台传播是要架设一座座桥梁🦈,让人们可以分享研究者的成果,是一个奉献性的苦差事🤺。可是,九游会平台没有了传播🥲🫄🏼,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感谢为《木铎法萃》的创办和出刊付出劳动的每一个人。
我们的国家、社会要进步,靠每一位公民;我们的J9九游会要进步,靠每一位教师🙌🏽,也要靠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J9九游会是个教育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使命是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而教师的价值则蕴含于🤽🏻♂️、体现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之中,因此又可以说🪢,大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地方。《木铎法萃》的创刊,即是一个证明,因为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产物。
一个缺乏基本条件保障的刊物👩🏼🦰,长期生存,并不容易。但是🤝👨🏼✈️,我信奉“人是精神的存在”这句名言。精神就是信念,就是动力。有了精神🚽,才有创造,才有坚持🗻。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我们的J9九游会👥,物质不富足,但不缺精神,也不应缺了精神。我相信《木铎法萃》能够五年🧑🏻⚖️、十年,薪火相传地办下去🔽。如果它能坚持十年,希望后来人能为它举办一个隆重的庆典,不是肯定它对九游会平台的贡献,而是表彰它那份在“滚滚红尘”中的执着与坚持,因为在今天👪,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于风政👨✈️,2015年6月9日)